热搜上手握几条人命的青岛巧克力大爷,曝光了山东人的真面目!
来源:互联网     时间:2023-08-19 07:14:03

时间过得好快啊。

不知不觉已是8月中旬,立秋已然到来。

这个夏天要问国内哪里最火,那自然非青岛莫属。


(资料图片)

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,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、气候和自然风光,被誉为“东方瑰宝”,是夏日里众人千里奔赴的好去处。

不过青岛可不只是今年火,而是就没不火过。

但今年夏天,青岛又有了新特产——巧克力大爷

什么是“巧克力大爷”?

他们说……

“青岛除了啤酒、海鲜和脸基尼大姨,又多了巧克力大爷”

他们凭借着黝黑的肤色火爆全网,还被冠以”新的旅游打卡项目“的美名。

初次去青岛的游客,在看到金色沙滩上分布各处的“小黑人”时,难免会发挥想象力。

一位刚到海滩的游客,不禁感叹道:

“不愧是国际大都市啊,遍地都是国际友人。”

直到听到这些“国际友人”说着一口纯正的青岛话,这位游客才意识到,原来他们就是青岛的特产——“巧克力大爷”。

也有视力稍差的游客出门忘记了戴眼镜,站在路边远望海滩,然后激动地问出租车司机:

“你们青岛还有大海狮呢?”

在晒日光浴的大爷们要是听到这话,心理阴影面积应该还挺大的。

大爷们说:越晒越健康,一看这个颜色就很时尚。

但想要变得这么时尚可不容易,得不停给自己翻面。

这是因为简单地正反面晒太阳,根本没法让全身肌肤都均匀变黑。

于是,在青岛海滩上你能看到这一幕:

他们或侧躺、或趴卧,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手心、脚后跟都能被太阳“雨露均沾”。

巧克力大爷晒舒服了,翻身起来就是玩儿:

用头传球。

长达两个小时都难分胜负。

有个体育生游客,曾经目睹一位巧克力大爷在双杠上,晃荡了三十几圈。

这瞬间激起了他的胜负欲,决心要上去跟大爷切磋一下,让大爷见识一下什么叫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。

结果呢,这位体育生游客,手掌刚触碰到铁杆就缩了回去。

那一刻,他甚至幻听了烤肉店的“刺啦”声。

他这才明白,大爷不只是体力好,还掌握了江湖上失传多年的绝技:铁砂掌。

64岁的大爷邓宗平,他是沙滩的常客,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海水里遨游。

这矫健的身躯和优美的跳水姿势,不去参加跳水比赛实在可惜了。

因为身姿如燕子一般轻盈,人送外号——大飞燕。

其实,真正让大爷们走红的,并不是如巧克力般黝黑的肤色,而是一条条“人命”。

据央视新闻报道,每个青岛巧克力大爷头上都背负“几条人命”。

不是害人的“人命”,是救人的“人命”。

原来,大爷们长期游离于沙滩上,除了晒太阳舒爽,还自发承担起了救人的任务

青岛海域宽广,在亲海游玩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涨潮和离岸流等危险状况,难免会出现意外。

大爷们自发组成了海边急救的“救援队”,把沙滩当作自己的家,时刻观察着岸边的状况。

他们都是附近的退休老人,年纪最小的也已50多岁,最长者竟已97岁高龄,但面对风浪毫不惧怕。

这一夏天,经大爷们的手救上来的旅客,更是数不胜数。

有网友说:

大海跟游泳馆不一样,因为海浪会把你吸到大海深处。

有网友分享自己的一次被救经历:

去青岛玩的时候,不知道怎的就已经漂向大海,怎么使力都回不去,连游泳圈都快抓不住。一度脱力之时,救命恩人身披巧克力盔甲光速出现。

“老远就看见一个黑黢黢的带鱼,大爷看见我后把我推到岸边,还来不及道谢大爷直接一个甩尾又游走走了。”

因为黑巧大爷游得比鱼还快,他们成了网友口中的“浪里黑条”。

别看大爷救人救得如此熟练,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。

有网友说,他正在海里练习游泳,不小心放了个屁,都说海纳百川,谁知道关键时刻大海连个屁都兜不住。

当时他那片区域就冒出了一串泡泡,网友尴尬得把头埋进海里,想暂时逃离地球几秒。

谁知道,下一秒他就被几个巧克力大爷直接拖上了岸。

上岸后,网友还以为自己犯了大错要被罚款,畏畏缩缩地问:

“青岛这边,在水里放个屁这么严重吗?”

听起来令人哭笑不得,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大爷对救人的态度:

宁愿误救十个,都不能漏救一个。

当外地游客回忆起自己的危急时刻,想要好好表示谢意的时候,大爷却一脸云淡风轻地说:

都是顺手的事儿。

大爷们说得轻描淡写,但我们却不能不当回事。

水上救援本质上是个高难度的专业活,就连专职救援队都有可能陷入危险境地。

素昧平生的大爷,冒着生命危险下海救人,不难看出他们骨子里的淳朴善良。

提起山东,“好客山东”的名声传播全国。

之前看到了一个新闻:

烟台栖霞,王先生驾车途中口渴,见一大姐车上拉着满车苹果,就想过去买个苹果解渴。

当大姐知道他是为了解渴后,二话不说就塞给他六七个大苹果。

王先生想要付账,大姐笑呵呵地说:

“吃几个苹果,要啥钱!”

说完就微笑着转身离开了。

济南南部山区,有几位驴友徒步爬山。

就在他们下山路的时候,遇见了正在刨地瓜的大爷,就想买几个地瓜带回家。

大爷将新收获的地瓜塞到驴友怀里,热情地说:“拿去吃吧,不要钱!”

驴友执意给钱,结果大爷两眼一瞪,佯装生气地说:

“要么钱,要钱就不给你们了!”

一网友称自己在威海旅游时,住在一家民宿里。

那户人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株无花果,主人摘了一个让她吃,网友吃完之后,礼貌性夸道:

真好吃。

结果主人抱着树开始猛摇,你没看错,真的是现场摇!树!摘果子!

主人摇下来了一大袋子无花果让网友装走,扛着无花果走在回家的路上,网友忍不住感叹:

“山东人的热情,名不虚传。”

以至于后来外地人到山东出差,都不敢轻易问特产和夸什么东西好吃。

不然一回头就给你扛一麻袋,让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,最后面红耳赤地提着回家。

山东人民的善良和朴实,是刻在骨子里的。

哪里需要帮助,哪里就有“山东大汉”。

去年初,正值上海“一菜难求”的非常时期。

上海大学食堂的餐桌上,却能够见到一份份荤素搭配的学生套餐。

餐盒边,一张写有“爱心捐赠蔬菜”的卡片赫然而立,捐赠人为“兰陵籍校友徐同学”。

徐同学是谁?无人知晓。

直到上海大学公开感谢,师生们才得知这位始终不肯透露姓名的“徐同学”来自山东。

“客气啥”是他们的口头语,“有事喊我”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话。

因为在山东人看来,帮人一把,图的从来不是回报,而是心安。

你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吗?

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,山东要人给人,要物给物,要钱给钱,山东人献血量在全国支援北京的用血量中约占一半。

只要同胞需要帮助,山东就是“缺啥有啥,有啥给啥”,也不怪大家总说:

“山东人,就是这么实在!”

写到最后,给大家讲个故事吧。

在青岛有一对中年夫妇,每逢大灾,必定捐款。

2004年,他们来到红十字会,为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5万元。

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,他们留下了化名——“微尘”。

他们捐款不图回报,只为心安,只为更多人能够得到救助。

当“微尘”的故事被本地媒体报道后,越来越多的市民以“微尘”之名捐款。

后来,微尘扩散成了一个爱心群体;

再后来,微尘扩展成了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品牌。

自2008年成立以来,微尘基金接收捐款4200余万元,非实物及物资捐赠2000万元,在全国范围内救助患病儿童1088名,资助阳光少年9240名,建设博爱小学29所、微尘图书室30个……

微尘成了那个年代的青岛精神。

当记者再次拨通“微尘”夫妇的电话时,他们又一次婉拒了采访,还笑着留下了一句话:

“‘微尘’这个名字是属于大家的,属于所有善良的人。这个名字不是我。”

如今,正如“微尘”所说,这个名字已经是青岛这座城市文明的代名词。

其实,不管是“热乎”的淄博、“精壮”的巧克力大爷,还是爱心捐菜的徐同学、只为帮人的“微尘”夫妇,他们都来自人群,像一粒尘土,微乎其微,寻找不到,又随处可见。

他们自认渺小,却塑造了伟大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,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。

本文来源公众号:知否大叔(ID:iiidaily);作者:知否大叔。80后自由写作人。三观比五官正,眼界比目光更宽广;没见过你,但比谁都懂你。

部分图片和素材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