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修小补”回归 城市更有温度_今日播报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     时间:2023-05-08 10:15:31

“小修小补”回归  城市更有温度(主题)


(资料图片)

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史志鹏

今年2月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,让修鞋、配钥匙等“小修小补”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受访专家表示,“小修小补”虽不起眼,在生活中却必不可少,与群众生活的温馨度和幸福感息息相关。近年来,各地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,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,为百姓生活带来更多实惠与便利。

“小修小补”摊点难觅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老街,一位老师傅在配钥匙。新华社记者  张爱林摄

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和平南街道建山里街的“一针一线缝补”店内,店主张颜辉正为居民更换牛仔裤松紧带。一旁的剪裁台上,还堆放着10多件等待修补的衣物。

张颜辉的店开了有10多年,主要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,一天能改20多件衣物。

曾经,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时常响起,街头巷尾的修理摊随处可见。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,“小修小补”摊点越来越少。“求告知,哪儿有修自行车的”“谁知道路边修鞋师傅搬哪儿了”……生活中,很多人在朋友圈或社区群里发出这样的提问。

一位读者向本报记者反映,他从网上买的两条裤子,腰围正好、但是裤腿长,可在小区附近找了半天,也没找到裁缝铺。最后驱车去老城区,才找到了一家。他抱怨:“为了改个裤脚,花了半天时间,实在不方便。”

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:经过千辛万苦的“搜寻”,才在犄角旮旯发现提供“小修小补”服务的手艺人。这是为何?业内人士指出,“小修小补”摊点变少,有的是因为新建小区管理严格,未设置相应空间;有的是因街巷整治,原有摊点未保留;还有的是这些摊主难以维持生计,不干这一行了。

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教授于洋认为,“小修小补”摊点对群众的生活便利、幸福感的影响非常直接。这一业态的存在有利于打造宜居宜业、人民满意的城市,也能让一座城市更有烟火气。

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道路变宽了、路面整洁了、社区环境更好了,但老百姓对“小修小补”仍有需求。“尤其对老年人来讲,更需要传统服务和帮助,所以这部分服务不能消失。”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董利指出。

在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第三社区中心,一家自行车修理店经营者正在检修轮胎。 新华社记者  赵子硕摄

家住北京的王大爷勤俭了一辈子,什么衣物破了第一反应都是修补修补。“最近穿破了一双鞋,扔了怪可惜,于是找了门口一处修鞋摊,修好还能再穿一段时间。”王大爷说。

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滨街道的“小滨工坊”,修鞋、理发、配钥匙、家电维修等小店一应俱全。除了为群众提供便利,这儿也成为促进当地残疾人就业的平台。

左腿装有义肢的鞋匠李斌在2021年4月入驻“小滨工坊”。他介绍,现在每天修鞋少则70只,多则上百只,收入比较稳定。

专家表示,在推动残疾人就业方面,“小修小补”的前景广阔。应与城管执法、市场监管、商务、税务等部门加强沟通,将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纳入社区便民服务体系。

面临后继乏人困境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埌西村,来自湖南的朱师傅开了一家修鞋店。店内摆着一台乌黑锃亮的补鞋机、一台抛光打磨的机器,还有各种款式的锥子、剪子、粗线、粘胶……

修鞋这门手艺,是朱师傅10多岁时从父辈那里学的。上世纪90年代初,朱师傅来到南宁摆摊修鞋,一干就是30年。“与顾客交流多了,我现在都会讲南宁白话了。”朱师傅说。由于开店时间长、回头客多,他习惯了这种修修补补的生活,即便利润不高,也不会转行。

修鞋、擦鞋之外,朱师傅也修补雨伞。他认为,“小修小补”看似不起眼,但确实能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,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。

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潜龙社区,为居民提供修雨伞、维修小家电、修手表、修拉链等服务的“老吴帮邻工作坊”小有名气。

老吴名叫吴苗旺,当过电工,在潜龙社区居住了20多年。工作坊成立后,他的手机常常24小时不关机。有人半夜打电话求助,老吴二话不说,拎着工具箱就去了。“人家半夜来叫,肯定很急。我辛苦一点,但他们可以安安稳稳的。”老吴说。

2020年5月,退伍军人孙高升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租下店面开了家修锁店。在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里,挂满了各种锁具和钥匙,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个“光荣之家”的光荣牌。

孙高升说,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,会有人觉得东西坏了可以扔掉直接买新的。即便如此,他也会坚持做好修锁这件小事。“一个电话,随叫随到,愿为每个有需要的人换上一把‘幸福锁’!”

许多从事“小修小补”的师傅在各自领域长期坚守,其中不少人也表达了他们的担忧:“小修小补”后继乏人。

“我修鞋的手艺估计要失传了。想传授给小孩,他又不愿意学,觉得不是体面活。”谈到传承,朱师傅感慨道。

一名年过六旬的便民服务点摊主告诉记者,“小修小补”行业要租场地摆摊,要付租金,原本收入就不高,估计年轻人没几个会乐意干。他说,如今儿子不愿意学修自行车和配钥匙的手艺,自己也找不到合适的徒弟。“如果没有年轻人学习、从事这门手艺,再过几年,老一批修补行业的人不干了,谁来继续干呢?”

规范有序是回归前提

“小修小补”回归生活,归根到底考验的是城市治理水平。于洋表示,要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,形成更加灵活、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,规范与引导业态发展。

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刘小康认为,既可考虑与“互联网+”结合,提供升级服务,也应考虑传统服务的需求,利用社区边边角角接纳这些“小修小补”的从业者。很多“小修小补”的师傅与居民相处得像好邻居,在刘小康看来,这为城市增添了几分烟火气,很温暖。

在上海从事磨刀行当20多年的赵师傅,如今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,告别了以往走街串巷的生活。

赵师傅的隔壁,还有裁缝师傅、家电维修师傅甚至弹棉花师傅,共20个摊位。去年以来,上海在全市范围内打造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,不少地方将“小修小补”摊点集中管理,租金全免,仅收取少量管理费。

从2018年开始,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开始推动“社区工坊”这一综合性服务业态落地。董利介绍,最初邀请流动摊点入驻时大家不是很乐意,因为流动摊点虽然风吹雨淋,但相对自由。后来,师傅们发现工坊不仅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场所,还和菜市场、超市、食堂等连在一起,有一定人流量,渐渐地这些“小修小补”摊点在工坊扎下根来。

“小修小补”回归的前提是规范有序。一方面要基于群众实际需求,为“小修小补”留下空间;另一方面,也要事先做好规范。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提出,政府部门应采取分类管理的精细化举措。每个区域应根据自己的地域、人口、环境的不同,为“小修小补”寻找合适的存在形态。适合设置在街头巷尾的,可在指定地点划定区域,并出台细致、明确的规范措施;适合在室内的,应有补贴扶持,尽量减少经营者的成本压力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表示,社区可开辟专门的走廊场所为生活摊点,保证持续性和便利性。同时,配锁、修锁一类的活动,还应在社区当地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备案,增强可溯源型的追踪管理,保障安全性。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